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电联/台 |
发货期限 | 1 |
供货总量 | 69 |
运费说明 | 电联 |
容量大小 | 5立方-50立方 |
介质 | 柴油、汽油 |
形式 | 集装箱式、自捆式 |
撬装加油站类:一、对外经营性使用橇装站手续流程:
1、选址(按加油加气站规范要求)。
2、到规划局该地点土地加油站用途的规划。
3、到土地局该土地商服出让手续。
4、同时到商务局新建橇装加油站批复文件。
5、到消防局消防选址意见书。
6、委托石化资质设计院出设计图纸及专篇和消防专篇。
7、委托评价公司出评价报告。
8、到安监局三同时手续。
9、委托环评公司出环评报告。
10、到建委审核图纸,并开工许可证。
11、委托有石化安装资质单位建设橇装加油站。
12、消防及安监局验收。
13、到商务局成品经营许可证。
14、到工商、税务、质监、银行完善橇装加油站注册。
二、企业内部使用橇装加油站落地手续:
1、在企业内部选址(符合橇装设备投放距离的位址)。
2、企业派两人以上到安监局操作培训考证。
3、委托有石化资质设计院出设计。
4、委托评价公司出评价报告。
5、到安监消防局备案。
龙金属容器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应对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时的信息,努力为 港口加油站客户提供便捷,有效的资源。公司发扬以优质的服务为目标,靠诚实守信获双赢的经营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推崇“尊重个人,服务客户,追求卓越”的原则,凭借创新领导管理层,稳定的员工队伍,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快速发展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撬装加油站类验收的标准有哪些
1.撬装式加油装置须具有防火、防爆性能。撬装加油站应作为整体产品、由供货商整体供应,其中油罐的防火、防爆性能和自动灭火器的性能应通过有关机构的测试认证。
2.撬装式加油装置的油罐应设置高液位报警器、液位计、自动灭火器、紧急泄压装置、防溢流装置、内部燃烧抑制装置。油罐出油管道应设置高温自动断油保护阀。
3.撬装式加油装置的储油罐应能在装载量时承受1h标准可燃液体火的作用,而不发生油罐泄漏、油罐失效及泄压功能受阻等现象。
4.撬装式加油装置采用双壁油罐时,两层罐壁之间的底部应设漏油监测装置。
5.撬装式加油装置宜设接纳卸油时溅漏油品的容器。
6.撬装式加油装置应设防雷和防静电设施,并应符合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7.自动灭火器的启动温度不应高于95度。
8.油罐应采用上部进油方式。如果进油管接头设在下部,进油管的高点应高于油罐的高液位。软管接头应采用快速自封接头。
阻隔防爆撬装加油站类装置的全套设备均已在工厂安装和调试完成,现场只需进行吊装、接入电源和防雷接地、卸油加油调试的简单工作即可完成。
加油点所需设备安装的水电及基础环境:
水——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装置运行不需要用。
电——设备额定用电15KW,380V三相五线动力电源接入。日常加油时用电仅为4.5KW,静态用电仅为照明、监控及电脑用电。
基础——水平硬化地面(带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
加油点安装流程:
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装置运抵现场——吊装连接基础平台上——防雷防静电接地连接完成——总电源接入——外设及广告外饰(如需)现场安装——卸油加油调试——现场清理——竣工验收——运行
注:防静电接地装置不得少于四处
橇装加油装置又称移动橇装式加油站,阻隔防爆撬装式加油站。
定义:橇装式加油装置是一种集地面防火、防雷击、防静电、防枪击防爆炸双层壁储油罐,油气回收系统,加油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等集成与于一体的可移动式加油设备;
用途:阻隔防爆橇装式燃油加油装置可方便地安装在城镇人口密集区、公交站场、大型工地、大型工厂、边远地区、高速公路边等地方,可方便快捷地建成性好、建设费用低的橇装式汽车加油站。
工作原理:阻隔防爆橇装式加油装置(以下简称“加油装置”)是一台集储油、加油和卸油功能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将槽车运来的油品通过加油装置的卸油系统输送到加油装置的储油罐中,再通过加油装置的加油系统实现向外加油。
水泥厂撬装加油站类例会制度
1、站长负责小组会议的组织和开展,并对活动的落实进行监督;
2、专职员负责组织和开展活动;
3.主要内容
3.1小组会议;小组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如果紧急情况可随时召开;加油站小组成员须须参加;总结本月的情况,隐患的处理、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等;3.1.3、学习 、省、市等有关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等;研究分析其他的管理工作。
3.2、活动;活动每周召开一次,由专职员组织本站的从业人员参加;3.2.2、总结本周加油站内的工作情况;学习有关生产的法律以及本站的管理制度;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举一反三,查找隐患。
4、检查与记录
4.1、站长应对小组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成专人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验证;并在小组会议上及时总结;
4.2、专职员应该做好活动记录,在员工中间积极开展自查,并将自查情况形成记录在下一次活动。